哪个男孩不想拥有彼得·潘的智慧和勇气,又有哪个女孩不想保有爱丽丝的天真和善良?
可是,布满荆棘的成长之路,总是难以一帆风顺。
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促进儿童心理健康,共同守护美好未来”。把焦点放在儿童青少年身上,不仅说明全社会对这个群体的高关注度,也从侧面反映,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日益高发。
本报记者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(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)了解到,2018年至2022年,各种心理疾病的门诊量呈现倍数增长,尤其是抑郁患者,甚至增长了4倍。“增长量中约有2/3的患者是儿童青少年。”医院党委书记骆宏说。
据不完全统计,在儿童青少年中,每5个人中就有1个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。
守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,已经刻不容缓。
浙大精中(杭州七院)儿童心理科主任医师周国岭从医多年,也亲眼见证了儿童心理问题愈发严重。
“每到周末门诊,我们科室的医生几乎都忙到没时间去洗手间。”他说,9月的一个周日,早8点到晚7点,他差不多看了100个病人。
他发现,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会有不同的侧重。
5岁以前,以孤独症和行为问题来就诊的为主,这部分患病原因大部分是遗传基因或教养方式问题。
12岁以前学龄期的儿童少年,主要问题在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上,病因除了遗传和环境影响外,和家庭关系脱不了干系。
16岁前后,更多的是厌学、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。
“这和越来越卷的教育环境、虎妈狼爸都有着紧密的联系。”周国岭说,如今不仅是高考、中考、小学面临强大的竞争,甚至连幼儿园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。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由此也出现了低龄化的发展趋势。
前不久,周国岭就接诊了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厌学患者。他也很讶异:“这才经历了几年的学习压力呀,就选择了‘躺平’。”
深入了解了一番,才知问题由来已久。
二年级男生注意力仅正常孩子1/4
多方面入手系统治疗
自从小胖学会了走路,家里就没省过心。父母、爷爷奶奶都围绕着他转,每天一睁眼,他身上就像安装了马达一样,不停地上蹿下跳。
上了幼儿园,小胖被冠上了“小霸王”的名号。老师找、其他家长找,父母被小胖搞得筋疲力尽。
好不容易小胖成为了小学生,结果完全是上学困难。“我和他爸爸是三天两头被老师叫去训话,都觉得很丢脸。”小胖的妈妈说。夫妻俩毕业于名校,也有非常体面的工作,但面对孩子的教育,他们束手无策。
其实小胖也不好受。学习成绩差,老师同学都不待见他,也没有亲近的小伙伴,所以刚升二年级,小胖就不想去学校了。“学校就像监狱一样。”
父母带着小胖找到了周国岭。
经过了解,周国岭确认,小胖是因为注意力缺陷延伸出来的一系列问题。经过全面的测试和评估,小胖的注意力只有正常孩子的1/4。
他给出了一套完整的系统治疗方案,需要从多方面入手,包括了情绪和行为的矫正和指导,还要增加感统课程和注意力训练,并让家长配合参加亲子课堂学习。“经过积极干预之后,孩子可以回归学校甚至成绩进步。”
培训班停课
初二男生放飞
开学了几乎不去上学
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,心理健康问题也在出现新的变化。
浙大精中(杭州七院)、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中心执行主任王奕權说,双减政策的落地,加上培训班的暂停,本着给学生减负的目的,却让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暴露出来。这个学期开学前后,他忙了好一阵。
初二男生小壮,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去学校了。小壮本是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成绩好,也听话。虽然课后时间被各种培训班排满,但是他也不抱怨,因为花下去的时间在分数上都有了回报。
可是从初一开始,随着培训班的停课,小壮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。
“我想着他应该会有学习的自觉性,毕竟之前我们都管得挺严的。没想到,他完全放飞自我了,已经没有了一个学生的样子。”母亲范女士很着急。
就是这个暑假,小壮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,“这个世界上有意思的事情太多了,游戏好玩,视频好看,一看就停不下来。”小壮几乎每天熬夜,早上睡懒觉,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的。爸妈带他出去玩,他也是只顾自己玩手机。“一收手机,他就发脾气。”范女士说。
等到了开学,小壮的作业几乎都没有做。一开始,他还觉得难为情,因为老师没有严厉地批评他,反倒让他觉得无所谓了,索性不去学校了。
望子成龙已经过时
症结有时在家长
无独有偶,像小壮这样的孩子还不少。
王奕權说,青少年在家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加,家长做不到紧密的陪伴,所以各种各样的问题浮出水面。比如颠倒黑白睡眠差,玩乐不节制,不做作业,情绪失控等。
不得不承认,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里,孩子们都相对早熟。面对诸多诱惑,加上缺乏自制力,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,便很空易失控。
“事实上,现在不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出现偏差,是家长造成的。”王奕權坦言。
在他看来,时代在变,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健康意识也要改变。
“‘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’已经过时了,过分强调不合理的目标,或者使用‘奖励’鸡娃,会让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变得脆弱。”所以,在治疗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时,家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。
王奕權说,新时代的家长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养和相关知识,能够随时应对孩子出现的心理现象,而不是出现问题才“临时找药”,心理问题是没有“特效药”的。
“我们要承认,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没有很强的控制力,所以家长是不能完全放手的,需要张弛有度地进行行为管理。另外,不要唯成绩论,兴趣爱好和运动也同样重要,找到快乐的渠道比成绩对孩子的人生更有长远意义。”他还强调,对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,家长不要过分解读,也不要过分保护,营造宽松和睦的环境是关键。
做好院前院中院后全方位服务
助力青少年阳光成长
近年来,全社会各界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。
今年,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(2023~2025年)》,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。
杭州市召开青少年阳光成长行动部署推进会,要不断优化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,规范课程设置,推动医教融合,加强动态干预,实施专项整治,系统构建家校社协同联动育人格局,为青少年全面发展阳光成长营造更优环境。今年,杭州市以“家门口的青少年宫”、“15分钟社区小伙伴成长圈”、探索青少年“积极心理品质培育”新模式、开展学校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全覆盖督导培训等十大专项任务为重点,全面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。
“随着端口前移,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增加,单纯依靠医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,我们也需要有心理服务资质的专业辅助力量,帮助儿童青少年做好心理疏导和咨询工作。”骆宏说,医院对区县市的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治疗,尽量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的治疗方案。院前做好评估,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分类,匹配不同服务;院中完善综合治疗方案;院后进行持续追踪服务,并开通互联网医院,打破时空界限,做到全方位的治疗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